青岛即墨:大暑时节 高温忙农事
7月22日,种粮大户李思雨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段泊岚镇岚埠村玉米地里劳作。
今年69岁的种粮大户李思雨又忙着在田间为玉米锄草、查看玉米的长势。七月流火,勤劳的农民们还是习惯一早一晚在田间干活,或者打药、或者看玉米长势,一天不到地块里看看,就好像这一天过得不完整。趁着李思雨到地头休息的间隙,记者和他聊了起来。老李介绍说,他今年种植了200亩玉米.“国家这么重视支持咱种粮农民,今年雨水均匀,一定会丰产丰收,农民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站在绿油油的玉米田中,李思雨深感幸福满满。说话间,一列动车在身边呼啸而过。“今年我选用的是‘立原296号',这个玉米防病虫还比较好,估计亩产能达到1400斤。”李思雨信心满满。
驱车行驶在即墨区段泊岚镇广袤的大地,在大暑的热浪中,农田展现出勃勃生机。在这个炎热的季节,农民们的辛勤付出正如烈日般炽热。他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着,播种、浇水、施肥,为秋季丰收打基础,处处呈现繁忙的劳作景象,构建起丰收的希望。
规划路线、设置参数、打开手机一键启动……在即墨区段泊岚镇毛家岭四村农民刘元浩的操控下,瞬间,一架植保无人机便起飞盘旋在玉米地上空,为玉米作物均匀喷洒着杀虫剂和叶面肥。如今在即墨区田间地头,无人机成为新宠,2人一天便可完成1000亩玉米地的植保工作。
放眼望去,连片的玉米植株挺拔整齐,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熟练的控制下,低空来回飞行,均匀地喷洒雾状药液,不一会,一亩地的农药喷洒工作就已完成。
“以前农作物植保作业大多数靠自走式高架打药机或者电动喷雾器,现在用上无人机后,只需要拿着手机和遥控器坐到地头上看着就行了,一天可完成1000亩玉米地的打药施肥。无人机打药不仅效率高,还具有不重喷、不漏喷、效率高等诸多优点。”刘元浩说。
即墨区已有多个农业经营主体购买植保无人机,用其开展玉米叶面施肥、打药除虫除草等工作。记者在即墨区段泊岚镇毛家岭四村一处玉米地看到,路两侧的玉米已经一人高,植保工作人员将农药、水按照比例混合均匀,倒入无人机机身载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玉米抽穗期想要打药特别麻烦,用自走式打药机会对玉米秧造成碾压,而人工打药效率低。用上无人机后,这两个问题都迎刃而解。
随后,记者走进即墨区段泊岚镇一家葡萄种植基地,青绿的葡萄藤蔓和叶片交织成片,阳光下青翠欲滴、颗粒饱满的葡萄格外诱人,基地工人们正抢抓农时,对葡萄进行夏季管护,为今年稳产增收打好基础。
“我们正在给葡萄套上袋子,以减少烂果、虫害、病害,让葡萄香味更足、品质更好。”葡萄种植基地负责人栾韶彦介绍,由于种植基地的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种出的葡萄特别甜,颇受市场青睐,销售十分紧俏。
“我们现在有60多亩的面积,主要有阳光玫瑰品种,大概二十天左右就可以卖了。通过这么多年的经营,效果还是很好,现在又尝试种了一些新的品种,也想让大家尝到更多更好吃的葡萄。”栾韶彦说道。
大暑时节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时期,更是于孕育丰收的黄金期。在这个时期里,农作物茁壮成长,农民们辛勤耕耘。在天地间挥毫泼墨,在蓝天白云下,描绘着一幅幅多彩多姿的画卷。